春寒料峭,学术正浓。2月17日下午,集团兄弟院校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名师刘春丽教授以《如何上好一堂课》为题,为我校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直击教学本质的智慧盛宴。这场讲座,既是对教育初心的深情叩问,更是一份献给三尺讲台的匠心指南。
一、破题:一堂好课的"五维密码"
“课堂不是教师独奏的舞台,而是师生共谱的交响。”刘春丽教授开宗明义,将一堂好课的标准提炼为五大维度:以人才培养、最新课标、学生学情分析为基础,上好有根之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上好有序之课;有效分配时间、做好课堂管理、师生深度互动,上好有趣之课;严谨教学内容、课堂语言、教学板书,上好有质之课;关注核心素养、学习体验、课堂效果,上好有效之课。
二、筑基:教学模型的“七步成诗”
“教学如同建筑设计,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刘春丽教授提出教学模型上的“七步诗”引人深思:
①需求分析:以结果为据,绘制学习画像;
②目标设定:三维为基,关注三不,依标而写,SMART原则构建可量化阶梯;
③评价设计:逆向思维下“以终为始”、“以形为导”的评估体系;
④策略选择:明晰概念创新方法,细节关注多手段,理论支撑教学活动,落实混合式教学中的“十八般武艺”;
⑤资源整合:打造沉浸式学习的“资源生态圈”;
⑥教学实施:避免四大禁忌,优化课堂节奏美学;
⑦评价反思: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元认知的闭环反馈。
三、明道:好课背后的教育哲学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更是生命的修行道场。”在谈及一堂好课的意义时,刘春丽教授指出,好课不仅是教师立根之本,还是保持愉悦心情的重要因素,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
副校长毕剑平代表全体教师对刘春丽教授的教学培训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全体教师要将本次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系,各教研组要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等进行实际探讨,将今日所学落到实处。校长朱世春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学校会竭力为教师们搭建成长平台,助力青年教师“破茧成蝶”。希望大家通过本次的学习,深度思考“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行动”,为提高教学质量、创设优质课堂做好充足准备。
教学如烹小鲜,以匠心致初心;刘教授以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作喻:“教学之道,贵在用心。火候要准,食材要鲜,调味要精。唯有怀敬畏之心、持专业之态、付真挚之情,方能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值得回味的珍馐。”这场思想的盛宴,不仅传递了方法,更点燃了信念——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永远有人在用心耕耘,永远有课堂在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