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同学们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2023年12月5日,我校德育处开展了以“做好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大会宣讲、主题班会、老师现场指导等多形式开展。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大家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垃圾分类知识吧!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的目的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回收2000斤的纸, 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
回收一个易拉罐, 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
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 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
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 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
垃圾分类是实现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避免“垃圾围城”的有限途径。
生活垃圾可分几类
垃圾分类的好处
垃圾分类法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收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伤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成1200吨纸的林木。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让我们人人动手,全民参与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共建美好家园